3

强迫症治疗文集(二)

上海水蜜桃、上海梨膏糖、凤尾鱼罐头、上海浦东鸡、银鱼、上海木雕、嘉定竹、上海面塑、上海牙雕、上海绒绣、上海丝绸、嘉定黄草编、松江鲈鱼、城隍庙梨膏糖、上海漆器、上海玉雕、上海砚刻、上海集云阁篆刻、上海曹素功墨、城隍庙五香豆、嘉定白蒜香、粳稻、香芋、芦笋、上海高桥松饼、金泽状元糕、“五芳斋”糕团、上海绢花、凤尾鱼、叶榭软糕、上海龙虾片、崇明酱包瓜、龙凤酸梅汤、南翔小笼等。

强迫症自评量表

(2011-04-02 15:39:51)

 

说明: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以下各种情况进行评定。
1.我常产生对病菌和疾病毫无必要的担心。
2.我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必需。
3.我有时不得不毫无理由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句子或数字好几次。
4.我觉得自己穿衣、脱衣、清洗、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
5.我常常没有必要地对东西进行过多地检查,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6.我不得不反复好几次做某些事情直到我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为止。
7.我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8.一些不愉快的想法常违背我的意愿进入我的头脑,使我不能摆脱。
9.我常常设想自己粗心大意或细小的差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10.我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11.我时常无原因地计数。
12.在某些场合,我很害怕失去控制而做出尴尬的事。
13.我经常迟到,因为我没有必要地花了很多时间重复做某些事情。
14.当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我会感到心烦意乱。
15.我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16.有时我有毫无原因地想要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17.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我生病了,我也想暴食一顿。
18.当我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时,我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当上面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症状持续存在并影响工作生活时,您有必要找职业心理咨询师或专科医生咨询。  

 





看心咨询师简介

(2011-02-01 13:00:18)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看心,毕业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后从事咨询工作,现任职于鄭氏上海心理咨询中心,累计咨询时间近4000咨询时。我将在这里推出一系列的咨询经验,治疗案例,和我新近的理论突破,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强迫症心理过程解析

(2011-02-01 09:54:41)

 

 


强迫症的痛苦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且症状不断变幻,似总有解决不完的困扰,这也是强迫的一个特点,症状充分泛化。焦虑症则为转换症状,表现为躯体化病理感受,因焦虑是莫名的,但担心又不能没有内容。强迫症的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本质唯一,均是由三个心理过程构成。

⒈焦虑观念⒉痛苦情绪⒊意志摆脱。这三点互为强化,在恐怖心理中形成恶性循环,这就解释了强迫症为何会迁延不愈。摆脱的想法强化了观念,便引起新一轮的不安,再去解决。强迫症就是在,不断上演这部话剧。当千辛万苦的解决掉一个问题,稍许快乐尚未站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或是一个问题强迫了很久,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以前的倒不在乎了;有的人总觉得现在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好了,结果他常年在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最后的问题。你要想想了,你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是被替代了?问题能解决完吗?有最后一个吗?

人的思维是不断变化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事情,所以任何一个想法,只要与强迫性结合,都会成为症状。虽然知道,这些是没必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住的要想。因为想可以舒服。否定、压制、辩论、合理化,安慰等心理防御,但均无效,却强化了观念,愈加引起不安。

人只要活着,就会遇到问题,所以,怎么解决的完呢?哪个又是最后一个呢。那当如何呢?解决不完就不解决了!因为那些问题是没意义的,虚假的,你担心了这么多年,有哪件事发生了?真的发生了反倒不会强迫了。因为强迫,是不能接受不确定性,即总担心万一发生什么。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担心万一怎样,小概率的事,在强化和恐怖中变成了一万,一百万…

强迫就是这样形成,存在的。

 


众皆,大欢喜,惟我闷闷

(2011-02-09 13:51:53)

 

神经症的人觉得别人都很快乐,自己却这么痛苦。客观的讲,普通人也有烦恼痛苦,只是他们不讲,你不知道罢了。他们的烦恼是现实性的,而神经症者的痛苦是陷入纠结,想出来的,并非真实的问题,但有些症状也有现实依据,所以更易让人深陷其中。普通人有烦恼也有快乐,快乐会覆盖烦恼,烦恼不是可以消除或避免的,而是要用快乐去覆盖的,那么怎么才能快乐呢?快乐要有快乐的事啊!你每天都在想着自己不愿想的事,不喜欢的人,没有快乐的理由啊。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喜欢的事,丰富自己的生活,当然这一切与治病无关。  

 

 

何谓顺其自然

(2011-02-09 14:18:17)

 

 

顺其自然的日文直译为:原封不动,保持原样。其指观念及引起的不安,顺它的自然,对它原封不动,保持原样。而不是顺症状的自然,那样只是在对抗。静静体会,不要用理智去干预,在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当想顺其自然时已经不是顺其自然了,顺其自然也无需努力,想接纳时也已不是接纳了。普通人就在顺其自然,对自己是接纳的,他们不会考虑是正常还是异常,所以直接去做自己的事就是顺其自然了。

 

 

为所当为怎么为?

(2011-02-09 14:42:31)

 

 

为所当为指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其实除了研究症状,研究如何消除痛苦,研究心理学,其它都是当为。把本职工作做好,去运动健身,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交往,旅游,看书,就算逗逗邻居家的狗也是当为。再有做事不要带着治病转移注意力的目的,做什么就是为了其本身,如工作是为了赚钱,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怎么可能治病呢。当想转移注意力的时候也无法转移了。有的咨客说以前的咨询师让跑步,结果跑了大半年,症状还在,倒是瘦了二斤。所以为所当为一方面是为症状以外生活,再有不要带着治病的目的。

 

 



强迫症治疗箴言

(2011-02-01 12:50:47)

 

强迫症治疗的八字箴言:正常,如是,不想,不怕。康复的始末,尽含其中。


先解正常,头脑是思想的容器,会产生各样想法,此为正常。正性的,中性的,负性的。好的,不好的,不安的,恐惧的,不道德的,不洁的,危险的,莫名奇妙的…… 此为本能,是意识反应。存在即是合理的,一定有它的用处。


没有恐惧,如同没有疼痛一样,是危险的。同理,没有焦虑,社会就不会发展,个人也不会进步,而只是停留在自我满足的状态。但显然,我们的情绪过度了。


不安的观念引起不安情绪,恐惧的事情引起恐惧,这是自然的,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这个观念怎么来的。


如一男孩,忽然想到要杀了自己母亲,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太对不起母亲了,便不停自责,以至不敢回家。其实,他的这个念头,可能和母亲对他管教严格有关,这只是能量的释放,进入意识,以这种反社会观念的形式出现,才可化解。而并不意味危险。痛苦的是,担心想象变为现实。不会的,恐惧是在保护你,不要把意向和行为混淆。而你斥责这个想法,它是无辜的。


再如一位主妇,忽然害怕用刀伤害自己,便不敢再切菜了。这同样是压抑能量的释放,同时也在提醒她切菜时要小心。这可能和她小时候用刀伤到过手有关,也可能是百万年前,祖先的经验通过集体潜意识遗传下来,偶然浮现在她的意识里。


再比如一个高中生,想到和性有关的想法,便甚感不道德,极力压制这一想法。他的生理成熟了,出现相应的观念也是自然,这是对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那么,各种念头的出现是正常的,拥有它的合理性,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根本不用去管它。即不要想办法去解决,也不要去解决。


如是我闻,不安的观念引起不安情绪,就是如此,就在那里,你愿意或者不愿意,它就在那里。那就让它在,不去辩驳什么。因为它的出现是必然的,你的理性才是在违背自然。自我间在激烈的冲突,这是情绪我和理性的对抗,而情绪是不讲道理的。即本我是本能的,追求快乐与满足。自我则遵从现实性原则,负责调节本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不想,有的人看了很多心理学,或做了很长时间咨询,可是问题却越来越多,连怎么看东西,怎么说话,怎么看书,怎么睡觉也不会了,因为你一直关注这些,一直都在想啊,那怎么会忘记呢?本能是最可靠的。很简单,不想就会了。意志摆脱,要去掉这个部分,因为观念和情绪的出现是不可控制的,它自有自无。而试图摆脱的思维,是你为对抗观念主动去想的,这是可控制的,即什么都不想,出现了不安,就静静体会,该做什么做什么。


不怕,我实在的告诉你,没有恐怖心理就不会有强迫了,所以要克服恐惧,不怕。你痛苦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卧床不起,依然吃的下睡得着,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别人说你有什么病?既然十年都没怎么样,再过十年也不会怎么样的,明白了我讲的,就不要慌乱了,调整呼吸,关注当下的事,那么多问题都是想出来的。


不怕,不想,如是,正常,不只是强迫者,普通人理解了,也会更加的平安喜乐。







强迫症的认知矫正

(2011-03-05 09:29:57)

 

强迫症是感到,自己对突然想到的问题失控了,注意力瞬间集中于此。如失重感,或像刹车失灵般的痛苦。其中存在歪曲的认知。

1、你根本不在乎生活中的大事,所关注的尽是细枝末节,琐碎小事。所以,不必害怕了,什么都不会发生的。


2、每个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当然会有好的解决,不好的解决,或是搁置。但你并不在乎问题解决的好或不好,还是搁置,你只想确定下来,消解不安。好吧,时间会让一切都定下来,哪一段过去不曾是未来。


3、你所担心的是遭受损失,各样的损失。钱,利益,或是连你自己都觉得,没什么用的东西,甚至仅是一种不完善的感觉等。那就让它损失吧,舍即是得。失去时就在得到了,物尽其用而已。


4、强迫的问题,没一个是迫在眉节的,正在面对的,都是将来的,不久的,或很久以后的。但你从此刻便开始思考,极力解决了,你又不是全知的神,你怎能断定未来呢?现实不会按照我们想象去发展的,你只是通过想到完美,让自己安心而已,所以你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因为问题在将来。而此刻正在面对的真实问题,是不会强迫的。





强迫症 跑偏的人生

(2011-03-12 10:48:54)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大道,普通人开车在路上行驶,而强迫者则把车开到了自行车道,甚至是人行道。这将引起问题:一、违法。二、开不起来。三、事故频发。这违背了交通法则。普通人认为,强迫者担心的都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的。强迫者也知道没意义,但他们根本不在乎大的事情。担心的乃是不确定性,或是已经过去的不平衡的事,反复在脑中出现,感到厌恶,称为思维反刍。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将来就是不确定的。但强迫者却企图用思考或行为将事情确定下来,得到完美的解决。所以要关注生活中重要的事,接受不确定性,不要用理智思考或行为去解决内心的不安。强迫持续很久,是因为没找到核心问题。以前,研究电话的那个人,怎么调都不成功,后来贝尔只紧了一颗螺丝,就发明了电话。


很多强迫者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是一团遭的。而他们又大多是比较聪明的人。我以前有位咨客,他说他的同学都已为他出国了呢,他上学时成绩很好,高考快满分了,他是山东人。天文地理什么都懂,就是走不出来。


强迫者关注的都是如何消除内心的不安,人生的发展自然会受到影响。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思维不断变化,情绪也会随之波动。人只要活着,就会有问题,所以是根本解决不完的。我有位咨客,是学生,他妈妈说他,你真是一天一个课题啊!因为强迫者把努力用错了地方。回到机动车道,就不违背规律了,也能开起来了,也不会磕磕碰碰,走走停停了。








神经病、神经症、精神病的鉴别

(2011-04-02 12:17:56)

 

神经病是器质性疾病,神经病变,要到神经科,用药物、手术治疗。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有的神经症者到神经科,便会被转诊到精神科。精神科用药物治疗。狭义的精神病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疾病。精神病性症状指幻觉、妄想、被控制感等。有的强迫症者担心自己得了精神病,或担心自己发展为精神病。这只是对精神病的强迫观念,精神病人无自知力,不会担心自己是精神病,一个人担心自己得精神病,自知力充分,是不会发展为精神病的。广义的精神病指精神疾病诊断标准里的疾病。  









森田疗法治疗语(一)

(2011-04-03 15:52:52)

 

◆  自然    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常常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奇怪的观点。大自然确实永远是纯真的美丽的。动物界的现象也是自然,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自然,物价昂贵也是一种自然,为什么只把干枯的贝壳、远远眺望到的山与大海等和我们关系疏远的东西看作自然呢。不但不断冲刷岩壁,反复流动着的波涛属于大自然,不论宏观的或微观的,在观察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时,看到的那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人们,也是自然。  


◆  顺其自然。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即来之则安之”,“对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  


◆  不要努力贵函有所谓“努力把痛苦当作痛苦来接受”的说法,倘真这样努力,就又使痛苦成为双重了。实际上即使不努力,痛苦终究还是痛苦。所以,想特意设法取消痛苦这是多余的。降临在身的灾难,涌现心头的痛苦,除了承认事实、听之任之,别无它法。就像禅家所说“心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那样,已经到了这种时候,若再专心致志的祈求听其自然,或用上力气去灭却心头杂念的话,那就已经既不能顺应自然,也不能灭却心头杂念了


◆  不必刻意安排我们只要能照朴素的欲望去活动,就可以了。不必害怕心身的消耗或毙命。因为在我们身体中,存在着象安全阀那样起到自我调节作用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死按那些机械的理论去休息或休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调剂急缓,自然进行工作上的变化,通过它是可以自动调节的。
  

◆  随机应变  “人是思维的芦苇。”这是我们人类心里活动的一种事实。人是一种必须思维的动物,这是人自身的一种本性。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因为认为不思考不行,便不断努力对自己和自己的心思进行鞭策,这样的做法,就像企图拿手来推动电机,帮助电机加快速度那样,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劳而无功是它的必然结果。人们如果都能适应各自现实的境遇,听其自然地与之相碰撞、相接触顺应其时态随机应变,就会发挥出火花迸发似地思维功能的作用。如果企图硬性地勉强去思考,就像把炉膛里塞满劈材那样,只是一味冒烟却烧不出火焰。
  

◆不仅用脑筋去理解,而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行动去理解。只是思考什么也不会产生,要行动,要不断做出成绩,要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
  

◆  要不断干点什么正如先生所说的“要不断干点什么”这句话,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在一天的24小时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某种什么精神劳动,或注意些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而必须让手足不断地活动。这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突发的事变,都可以间不容发地立即转换并指向新的事物。
  

◆  去掉预先的考虑过去我在工作的空隙,总好不断考虑关于“怎样考虑引导自己才好”的问题,然而,即使规定了某种行动方针,虽然放心了,却丝毫没有成为实际行动的规范。如果有时候没有提出什么所谓既定的方针,便越发不断地陷入了迷惑。今天,已经不再那样考虑,只是凭借朴素的欲望去干点什么而已。
  

◆  不需要什么勇气患者说“已经决定我自一月份开始必须到学校去上班,可是真不知道我是否有了去学校的勇气”。森田说“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
  

◆  不要进行不必要的交际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真人的自然状态。
  

◆  外表自然,内心健康意思是说象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睬,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  情绪为准则是指注意情绪的生活态度。情绪本来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这种看重情绪的生活态度是神经质患者所共有的。森田疗法要求对于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让我们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当患者认为自己有病,并对症状感到精神负担时,医生就告诉患者:“这不是症状,只是一种情绪”,能体现你的价值的是—行动和达到的效果。
  

◆  目的为准则指不受情绪影响,注重于实现自己目的的生活态度。譬如外出去买竹子回来,当时的心情如何无关紧要,只要把竹子买回来,也就达到目的了,这就是成功。如果没有买来竹子,心情好与不好都是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森田努力创造一种办法,让患者尽量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
  

◆  行动为准则惟有行动和这种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即使想法有多么高尚,若是偷窃他人的东西,那就是盗窃;反之,即使多少想过坏事,若肯帮助别人,就会被看成好人。舆论的评价就是如此。这就是“与其想,不如做”。从这个意义省,森田对情绪要求即来之则安之,要为实现既定目标去行动的生活态度,称作行动为准则。
  

◆  天天是好日如果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感到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没能过得充实,那就是坏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
  

◆语言的束缚人们在体验了某种经历后,总习惯于用好与坏、正与误、善与恶等词语来评价它。其实事实就是事实,它并没有好坏、正误、善恶之分,这些评价都是人硬赋予它的。而这种评价恰恰阻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真相。正如森田先生所说的那样,“睡梦中的有和无,有无相加等于无;迷惘中的是与非,是非相加等于非,”因此在做事的时候,不要进行这种毫无着落的评价,只有这样才是脱离执着的方法之一。
  

◆  理论的束缚中国教育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生长发育的孩子们,很容易出现理论主义错误倾向。一般来说,神经质患者这种倾向是非常突出的。神经质者出现紧张不安就是“理论主义的错误”。对这些紧张不安焦虑等症状如果报对抗的态度,症状就会加重,即可能进入恶性循环,会产生“负效应的努力”。与现实脱离的理论主义错误常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极快的速度拉向极端。因此,“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指望哲学,而要依靠实践。当你偏向理论的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爱和恨、善与恶,便都十分费解。但是,实际情况却常常比想象要简单的多,而且还能超越最难的理论。  

 


森田疗法治疗语(二)

(2011-04-03 15:54:41)

 

◆无善恶陷入错误思想后,由此得出的善恶观,完全是虚伪的,人为捏造的东西。善必须是真的。如果从自己纯真的原本状态出发,其中则无善恶。
  

◆睡梦中的有和无,有无相加等于无;迷惘的是与非,是非相加仍是非所谓迷惘,就是执着于自己,不能正确地进行观察思维。无论是注意或是其他活动,都必须是顺应着当时的客观情况,自自然然地流动前进。人们常常是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想要如此这般地硬加安排一番。由于未能照想象的情况进行,所以,往往又形成思想上的冲突,反倒陷入了思想矛盾,倘能顺从个人精神上的自然流动状态状态就会既无冲突,也没有痛苦了。
  

◆欲拥一波消一波,千波万波相继起脱离自我的客观事物谁也能看清。自我判断的时候因为是面对自己本身,所以自己很难弄明白。因此依靠自我的了解是不能治病的。水面上的波浪再也不能用自己本身的水波来消除。
  

◆思想矛盾(恶智)所谓思想矛盾是指“应该如此”的理论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有矛盾。据森田说我们的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知识、理解与体验经常互相矛盾。这是理性认识上的方法错误,它总是错误地认为凭着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理性能够解决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问题,并试图解决这类问题。
  

◆切莫拘泥于理论切莫把自己的情况机械地与理论对照,勉强用它来校正自己那里好那里不好。最好切莫如此。但愿能顺应自然,保持安心经时度日的情绪就很好。要逐渐领会某种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如果把理论放在首位,就必然要陷入错误一味深入迷雾之中。
  

◆事实与实践人生的问题不能靠理论或理想来解决,而要靠事实和实践。人需要吃饭、希望工作,而且不愿堕落。人生的过程在于顺从自然。这没有定规的人生,要以事实为事实,要顺其自然地服从它。
  

◆事实为真  只有事实才是真实的。它是以情绪为准则相对应的词。对无能为力的客观事实,就要承认自己无能为力。


  一、不安常在

◆  不安心即安心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惊慌失措地泰然处之,那么这种不安就会逐渐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没有一样。
  

◆ 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  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  不安常在人要活着,总会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摆脱不安,它却穷追不舍,你和不安抗争,它就一味地加剧。对于不安应该是来者不惧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二、坦诚  

◆坦诚当因脸红恐怖,在人面前被称作“你是腼腆的人”时,最好是敞开心扉照实说。“实际上我胆小而发愁,无论对方说点什么,我都立即脸红。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见。我真是的。”这种讲法暂且作为公式来套用也可以。请多次地反复使用。
  

◆纯真的心  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三、无所住心


◆  无最近这一阶段,主要感到能够带走的体验就是个“无”字。50天的休养─不想叫作什么治疗─所获得的,也就是这个“无”字。今后,我还有可能出现迷惑的情况。但是,唯独在这个“无”字上,再也没有什么迷惑了。
  

◆  心随万境变,变化之处实幽玄意思是:人的心境随着境遇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说:这种现象实在是玄妙。在森田疗法中它赋予的含义是“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容易变化;情绪恶劣时不要悲观,情况顺利时也不要高枕无忧,要着眼于行动努力去干。
  

◆  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仅只通读一遍,不去思考寻找其他什么意思。在这样的过程中,将书中的大意自然地刻印在脑海中,趣味倒是非常地浓厚。
  

◆  读书的新境界如今读书,却全然处在一种毫无牵挂的境地。有时连早晨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读过的内容,也能很清晰地重现在脑海之中,再如,即使读书的当时未能立即记住的地方,事后考虑起来,却觉得记忆很好,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  地位、财产与名誉森田说“所谓地位,是心身修养方面最可贵的东西。所谓财产,是能够满足衣食住行及其他需要和欲望的有形或无形的材料和手段。所谓名誉,是未曾做过有愧良心的事。以上是人生中的三个条件”
  

◆  胜与败围棋多占一格就胜,缺一格就败。胜败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决定的。如果沉湎于胜败之词,则必然形成各种精神上的苦恼。“围棋的对手,恨之入骨,却又爱不释手”。我们很想一格不漏地获胜这就是人生的努力。努力乃是我们人生的本来面目。如果放弃了胜败和努力,这时的人生则一无所有。安心并我们的目的,安心而努力才是目的。不肯枉自沉湎于胜败之词,就是安心。
  

◆  有大疑才有大悟 越迷惑越好,越怀疑越好。这种矛盾心理越厉害,领悟就越大。
  

◆  尽性有这样一句话,叫作“要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所谓“尽己性”,就是要真正明确自己的状态怀着生的欲望去过积极的生活,为实现自我从现在做起,奋发努力。所谓“尽人性”,就是要肯定别人应有的价值,发挥他的长处。所谓“尽物性”,就是要看准每件事物的存在价值,提高它的价值。
  

◆  发挥天赋盲人没必要去和视力健全的人对抗,小胆的人也没有必要去和大胆的人们竞赛。仅仅照着个人的天赋全力发挥下去,就可以成为保已一或达尔文。
  

◆  平常心乃道 意思是无私欲的坦诚的心即人所追求之道。

 






强迫性人格与偏执性人格的区别

(2011-04-08 13:31:43)

 

偏执性人格障碍,是敏感、多疑、无端的敌意,坚定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承认。

强迫性人格障碍,是对自己、他人、及外在环境的苛刻要求,重复、刻板,秩序、追求完美。但本人不会为此痛苦,是在用行动解决。会表现为洁癖,工作狂,缺乏幽默感。


偏执是可怕的,这样的人总是在猜疑,易怒,强迫性人格障碍者,通常不会患强迫症,而是易患心因性抑郁症,这与性格有关,遇到一些应激事件,便出现了问题。








治愈强迫的启示

(2011-04-09 16:14:59)

举例:有个女人,她有一对双胞胎,三岁多,很可爱,也很吵闹。因为她经常要在家里写稿子,可两个孩子不停的吵闹,于是她对孩子说:“你们别闹了,妈妈要工作,一会给你们买玩具。”孩子安静了不到一分钟,又吵了起来,妈妈生气了,批评了他们几句。可孩子依旧跑来跑去。她气急了,过去打了孩子几下,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她又烦躁又难受,文章根本写不了了。


怎样办呢?首先,几岁的两个小孩,玩闹是他们的天性,没道理可讲的,他们的妈妈却试图让孩子安静下来,必然徒劳无功,反而根本写不下去了。孩子就是爱闹的,承认影响,写文章,心理冲突没了,不知不觉就写进去了,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也就写完了。

对强迫是否有点启示呢?






强迫症治疗正见

(2011-04-11 17:01:48)

 

  一只苍蝇,嗡嗡,飞来飞去,你用手去拍,拍不到的,心烦气燥,有一种工具,叫苍蝇拍,世间根本没有困难,只是没找到方法之前。
自行车被风吹倒,不要立它,这样才不会被风吹倒。


很多人把森田疗法当做游泳圈,以为套上它,就会游泳了。其实森田疗法是游泳教练,要理解,跳下水去体会。心理治疗不是一味药,吃了就好,要咨客思考、理解、配合、实践。









三种强迫体验

(2011-05-05 07:06:43)

 

依据强迫症状的情绪体验,可分为三类:一、担心二、厌恶三、强迫能量


前两种是强迫症的体验,伴有强烈的痛苦,恐怖心理。担心是标准的强迫症体验,即担心发生什么,可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强迫检查,患者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是担心会丢东西。但他知道门已经锁好了,就怕万一,所以反复检查,是为了消除这种担心。还有些人脑内会反复出现映像、话语、旋律。患者感到厌恶恐惧,试图消除,但又排解不掉。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强迫洗涤,患者在反复洗手时的体验是厌恶,觉得手脏,有细菌。

第三种不是强迫症,是强迫人格。即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但自己不停去做,付出大量精力,但停不下来,是在追求完美,自己感到累,已失去了原有的目的,变成了一个任务。如一个人去相亲,见一个一个不行,为找到另一半,便不停的去相亲,但总找不到适合的(完美)。自己感到累,但停不下来,只想尽快找到,好完成这个任务。是一种能量促使他去不停的做。但没有痛苦体验,恐怖心理,与强迫症是两个问题。不是说相亲多了就有强迫人格,而是强迫人格水平高的会有这样的表现,不必紧张。






放松心态 强迫治愈

(2011-06-22 08:10:59)

 

常有的人说,我什么都懂了,也在融入生活,但对症状还是深陷其中。什么都懂了,还为此痛苦,你懂什么啊!懂了还想消除痛苦?还是没顺其自然啊。

因为你太认真了,对每个问题都很认真,这样便会陷入到恐怖心理中。
走出强迫,一方面要有理论实践,再有就是调整心态,学会游戏,不要那么认真,以轻松的心态处之,不慌不乱。。
不只强迫,生活也是如此。凡事不必太认真,都是转眼成空的。


空虚无聊时,享受空虚无聊,因为不是总有机会空虚无聊的;忙碌时学会游戏,孩子在游戏时是无比专注的。

 







走出强迫二十一言

(2011-07-13 10:05:34)

 

一、走出强迫,须有正确的理论,及对理论正确的理解。症状动辄几年、十几年,恰因没有正确的引导。
二、治愈强迫的关键在于切断恶性循环往复,才能不陷入泛化之中。
三、强迫人格不等同强迫症,绝大部分强迫性人格障碍者转为了抑郁症。


四、强迫症的核心问题是不能接受不确定性,及感到不能自控,要去拥抱不确定性。
五、心理治疗不是一味药,说说就好,需要来访者思考、理解、实践、配合。
六、原则是不要去分辨症状。以下三条可判别症状。1、不断重复的。2、别人都不会想的,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想。3、想了很久,几天、几周、甚至几年都还没解决的。


七、好的时候要做好问题再来的准备,痛苦时也不用悲观,都会过去的,哪一段过去不曾是未来。。
八、强迫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痊愈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九、不安的念头引起不安是正常的,企图把不安变成安心,违背了自然,才得到强迫。


十、想彻底消除焦虑、恐惧,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抹杀了人性。
十一、试图通过思考消除症状,其实是在强化,供给能量,这样反而把问题维持下去了。
十二、理论强迫和其它强迫没什么区别,表现为,担心自己做错了好不了,或,觉得自己没好一定是哪里理解错了,便去研究理论。解决方法是抛弃理论。


十三、接纳就是不想,你的左手很笨,但你是接纳它的,因为你从来没想过它。接纳从来都不是手段,而是结果,症状背后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就接纳了。
十四、生活不能治好强迫,但不关注生活一定治不好强迫。不要为强迫做任何一件事,也不要为强迫而不做任何一件事。
十五、完完全全的接纳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问题,那样岂不全不正常了。


十六、对强迫笑着屈服。
十七、治疗强迫症,有的人一听就明白了,有的人要挣扎一段时间。
十八、不是带着症状去生活,是在生活中方能去除冲突。


十九、有的人万念俱灰,翻然醒悟,但做到的有   老师。
二十、企图用佛道治疗强迫症,不可能的,那些是文化,是智慧,不治病,要理解方受益。
二一、没有应该,只有事实;没有必须,但可随意。








良人心理 强迫症治疗十一言

(2011-08-25 17:03:20)

 

1、强迫症是迫害者与保护者的游戏,保护者越是认真,迫害者玩的越是开心。
2、强迫是对不安狭义的定义,宏观的看一切都是自然。
3、强迫的意义在于不让你犯错误,有点强迫没什么不好。


4、强迫性人格是要求整洁、要求秩序,强迫症是通过自我折磨以获得筋疲力尽。
5、头脑是思想情绪的容器,要能容。
6、痛苦来自家庭关系,今天的一切是过去的重演。


7、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核心表现都是焦虑,但体验是不同的,焦虑症是难受,强迫症是痛苦,社交恐惧症是紧张。
8、强迫的核心问题是患得患失,社恐的核心问题是自我中心。
9、我们从虚无黑暗中来,走过一世的光明,人生是各种角色的面具,别太入戏,不时清醒的看下,目的是那个终极离开的洞口。


10、改良电休克是治疗抑郁症的,对强迫症无效。

11、担心什么,就不是什么。如精神分裂、同性恋。
12、有人说生活是最好的药,好多人便去吃这个药可,但他们说这个药没效。为所当为从来只是生活本身。


13、森田正马是位智者,不是内科医生。
14、焦虑针对存在,恐惧针对死亡。
15、强迫症状远超孙悟空,千变万化;社恐症状只有那么几种;焦虑就只有躯体表现了。










如若无缘咨询,请看这几句话

(2012-07-29 16:47:25)

 

社恐者上帝与你同在,强迫者佛法与你同行。焦虑者请勿再如此惜命,神衰者请接受自己,振奋前行。





 





森田疗法短语解析

(2013-09-08 18:55:41)

 

 

1、自然

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常常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奇怪的观点。大自然确实永远是纯真的美丽的。动物界的现象也是自然,人类社会的现象也是自然,物价昂贵也是一种自然,为什么只把干枯的贝壳、远远眺望到的山与大海等和我们关系疏远的东西看作自然呢。不但不断冲刷岩壁,反复流动着的波涛属于大自然,不论宏观的或微观的,在观察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时,看到的那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人们,也是自然。 

2、顺其自然

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对待不安应即来之则安之”,“对情绪要顺其自然”仍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现了不安就听凭这种不安去支配行动。  

3、不要努力

贵函有所谓“努力把痛苦当作痛苦来接受”的说法,倘真这样努力,就又使痛苦成为双重了。实际上即使不努力,痛苦终究还是痛苦。所以,想特意设法取消痛苦这是多余的。降临在身的灾难,涌现心头的痛苦,除了承认事实、听之任之,别无它法。就像禅家所说“心头无杂念,烈火也觉凉”那样,已经到了这种时候,若再专心致志的祈求听其自然,或用上力气去灭却心头杂念的话,那就已经既不能顺应自然,也不能灭却心头杂念了。

4、不必刻意安排

我们只要能照朴素的欲望去活动,就可以了。不必害怕心身的消耗或毙命。因为在我们身体中,存在着象安全阀那样起到自我调节作用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死按那些机械的理论去休息或休养。在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调剂急缓,自然进行工作上的变化,通过它是可以自动调节的。
5、随机应变

“人是思维的芦苇。”这是我们人类心里活动的一种事实。人是一种必须思维的动物,这是人自身的一种本性。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因为认为不思考不行,便不断努力对自己和自己的心思进行鞭策,这样的做法,就像企图拿手来推动电机,帮助电机加快速度那样,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劳而无功是它的必然结果。人们如果都能适应各自现实的境遇,听其自然地与之相碰撞、相接触顺应其时态随机应变,就会发挥出火花迸发似地思维功能的作用。如果企图硬性地勉强去思考,就像把炉膛里塞满劈材那样,只是一味冒烟却烧不出火焰。

6、不仅用脑筋去理解,而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行动去理解。
只是思考什么也不会产生,要行动,要不断做出成绩,要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

7、要不断干点什么

正如先生所说的“要不断干点什么”这句话,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在一天的24小时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某种什么劳动,或注意些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而必须让手足不断地活动。这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突发的事变,都可以间不容发地立即转换并指向新的事物。

8、去掉预先的考虑

过去我在工作的空隙,总好不断考虑关于“怎样考虑引导自己才好”的问题,然而,即使规定了某种行动方针,虽然放心了,却丝毫没有成为实际行动的规范。如果有时候没有提出什么所谓既定的方针,便越发不断地陷入了迷惑。今天,已经不再那样考虑,只是凭借朴素的欲望去干点什么而已。
 
9、不需要什么勇气

患者说“已经决定我自一月份开始必须到学校去上班,可是真不知道我是否有了去学校的勇气”。森田说“只要能去就行,不需要什么勇气”。

10、不要进行不必要的交际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果。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真人的自然状态。

11、外表自然,内心健康

意思是说象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就能健康起来。神经质者总是希望先消除症状、改善情绪,然后再恢复到健康的生活,这样做永远不能有健康人的生活。对情绪不予理睬,首先要象健康人一样去行动,这样,情绪自然就变成健康的情绪。

12、情绪为准则

是指注意情绪的生活态度。情绪本来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这种看重情绪的生活态度是神经质患者所共有的。森田疗法要求对于不受意志支配的情绪不必予以理睬,让我们重视符合自己心愿的行动。当患者认为自己有病,并对症状感到精神负担时,医生就告诉患者:“这不是症状,只是一种情绪”,能体现你的价值的是—行动和达到的效果。

13、目的为准则

指不受情绪影响,注重于实现自己目的的生活态度。譬如外出去买竹子回来,当时的心情如何无关紧要,只要把竹子买回来,也就达到目的了,这就是成功。如果没有买来竹子,心情好与不好都是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森田努力创造一种办法,让患者尽量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
 
14、行动为准则


惟有行动和这种行动的成果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即使想法有多么高尚,若是偷窃他人的东西,那就是盗窃;反之,即使多少想过坏事,若肯帮助别人,就会被看成好人。舆论的评价就是如此。这就是“与其想,不如做”。从这个意义省,森田对情绪要求即来之则安之,要为实现既定目标去行动的生活态度,称作行动为准则。

15
、天天是好日


如果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感到过得很充实,那就是好日子;如果没能过得充实,那就是坏日子。至于这一天的情绪如何并不重要。

16
、语言的束缚


人们在体验了某种经历后,总习惯于用好与坏、正与误、善与恶等词语来评价它。其实事实就是事实,它并没有好坏、正误、善恶之分,这些评价都是人硬赋予它的。而这种评价恰恰阻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真相。正如森田先生所说的那样,“睡梦中的有和无,有无相加等于无;迷惘中的是与非,是非相加等于非,”因此在做事的时候,不要进行这种毫无着落的评价,只有这样才是脱离执着的方法之一。

17
、理论的束缚


中国教育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生长发育的孩子们,很容易出现理论主义错误倾向。一般来说,神经质患者这种倾向是非常突出的。神经质者出现紧张不安就是“理论主义的错误”。对这些紧张不安焦虑等症状如果报对抗的态度,症状就会加重,即可能进入恶性循环,会产生“负效应的努力”。与现实脱离的理论主义错误常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极快的速度拉向极端。因此,“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指望哲学,而要依靠实践。当你偏向理论的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爱和恨、善与恶,便都十分费解。但是,实际情况却常常比想象要简单的多,而且还能超越最难的理论。

18、无善恶

陷入错误思想后,由此得出的善恶观,完全是虚伪的,人为捏造的东西。善必须是真的。如果从自己纯真的原本状态出发,其中则无善恶。

19
、睡梦中的有和无

有无相加等于无;迷惘的是与非,是非相加仍是非所谓迷惘,就是执着于自己,不能正确地进行观察思维。无论是注意或是其他活动,都必须是顺应着当时的客观情况,自自然然地流动前进。人们常常是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想要如此这般地硬加安排一番。由于未能照想象的情况进行,所以,往往又形成思想上的冲突,反倒陷入了思想矛盾,倘能顺从个人精神上的自然流动状态状态就会既无冲突,也没有痛苦了。

20
、欲拥一波消一波,千波万波相继起
脱离自我的客观事物谁也能看清。自我判断的时候因为是面对自己本身,所以自己很难弄明白。因此依靠自我的了解是不能治病的。水面上的波浪再也不能用自己本身的水波来消除。

21
、思想矛盾(恶智)

所谓思想矛盾是指“应该如此”的理论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有矛盾。据森田说我们的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知识、理解与体验经常互相矛盾。这是理性认识上的方法错误,它总是错误地认为凭着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理性能够解决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问题,并试图解决这类问题。
22、切莫拘泥于理论

切莫把自己的情况机械地与理论对照,勉强用它来校正自己那里好那里不好。最好切莫如此。但愿能顺应自然,保持安心经时度日的情绪就很好。要逐渐领会某种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如果把理论放在首位,就必然要陷入错误一味深入迷雾之中。

23、事实与实践

人生的问题不能靠理论或理想来解决,而要靠事实和实践。人需要吃饭、希望工作,而且不愿堕落。人生的过程在于顺从自然。这没有定规的人生,要以事实为事实,要顺其自然地服从它。
24
、事实为真


只有事实才是真实的。它是以情绪为准则相对应的词。对无能为力的客观事实,就要承认自己无能为力。

25
不安心即安心

即使感到不安,如果能毫不惊慌失措地泰然处之,那么这种不安就会逐渐消失,即使有不安也如同没有一样。

26为值得烦恼的事而烦恼

意思是不值得去烦恼的事,烦恼也没有用,值得烦恼的,不妨为之烦恼。

27不安常在

人要活着,总会伴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你要摆脱不安,它却穷追不舍,你和不安抗争,它就一味地加剧。对于不安应该是来者不惧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

28、坦诚

当因脸红恐怖,在人面前被称作“你是腼腆的人”时,最好是敞开心扉照实说。“实际上我胆小而发愁,无论对方说点什么,我都立即脸红。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情真是少见。我真是的。”这种讲法暂且作为公式来套用也可以。请多次地反复使用。

29纯真的心

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治愈得越快”。
30、无所住心无

最近这一阶段,主要感到能够带走的体验就是个“无”字。50天的休养─不想叫作什么治疗─所获得的,也就是这个“无”字。今后,我还有可能出现迷惑的情况。但是,唯独在这个“无”字上,再也没有什么迷惑了。

31、心随万境变,变化之处实幽玄

意思是:人的心境随着境遇不同而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说:这种现象实在是玄妙。在森田疗法中它赋予的含义是“情绪就像天气一样容易变化;情绪恶劣时不要悲观,情况顺利时也不要高枕无忧,要着眼于行动努力去干。

32、读书的方法

读书时,仅只通读一遍,不去思考寻找其他什么意思。在这样的过程中,将书中的大意自然地刻印在脑海中,趣味倒是非常地浓厚。

33、读书的新境界

如今读书,却全然处在一种毫无牵挂的境地。有时连早晨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读过的内容,也能很清晰地重现在脑海之中,再如,即使读书的当时未能立即记住的地方,事后考虑起来,却觉得记忆很好,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34
地位、财产与名誉

森田说“所谓地位,是心身修养方面最可贵的东西。所谓财产,是能够满足衣食住行及其他需要和欲望的有形或无形的材料和手段。所谓名誉,是未曾做过有愧良心的事。以上是人生中的三个条件”

35、胜与败

围棋多占一格就胜,缺一格就败。胜败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决定的。如果沉湎于胜败之词,则必然形成各种精神上的苦恼。“围棋的对手,恨之入骨,却又爱不释手”。我们很想一格不漏地获胜这就是人生的努力。努力乃是我们人生的本来面目。如果放弃了胜败和努力,这时的人生则一无所有。安心并我们的目的,安心而努力才是目的。不肯枉自沉湎于胜败之词,就是安心。

36、有大疑才有大悟

越迷惑越好,越怀疑越好。这种矛盾心理越厉害,领悟就越大。

37、尽性

有这样一句话,叫作“要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所谓“尽己性”,就是要真正明确自己的状态怀着生的欲望去过积极的生活,为实现自我从现在做起,奋发努力。所谓“尽人性”,就是要肯定别人应有的价值,发挥他的长处。所谓“尽物性”,就是要看准每件事物的存在价值,提高它的价值。

38、发挥天赋

盲人没必要去和视力健全的人对抗,小胆的人也没有必要去和大胆的人们竞赛。仅仅照着个人的天赋全力发挥下去,就可以成为保已一或达尔文。

39、平常心乃道

意思是无私欲的坦诚的心即人所追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