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

“神经症”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

(2012-07-29 17:12:48)      鄭氏咨询 张老师

 

“神经症”心理辅导最好采取疗程咨询,如果按次咨询,前几次可能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问题是数年所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融三尺亦非一日之暖。

还有刚接触咨询,反而会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开始治疗了,咨客会更加关注检验效果。咨客一般认为会越来越好,渐至痊愈。实则,冬天向春天变化,也是三寒四暖。进三步退两步,是很正常的。最快的就是慢,最慢的就是急。


记得去年几乎同时来的两位咨客,都是三十多岁的女士,第一位是疗程咨询,她的问题比较复杂,前几次咨询因能量释放,她感到加重了(当然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她甚至想放弃,想辞掉工作。但我的自信让她感到诧异,其实那是多年积累情绪的释放,现在把伤口打开,自然这样。咨询到第六次便获痊愈。


而第二位女士是国家部委的工作人员,挣着最高的工资,但选择按次咨询,她的问题比较单一,就是签字手抖及其相关问题,以前在人前签字紧张的快晕倒了,咨询两次,改善很多,可以签字了,她说有次开会还替同事签到了。但之后失去联系,后来又急切的找到我,但未做咨询。她是很谨慎的。耶稣说,让富人拿出他的财产,比让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呢。不愿付出的人,又能得到什么呢。







别落入心理咨询的误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5-17 阅读:1719次


误区一:是灵丹妙药,只要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阿华一走进心理门诊就开始倾诉,倾诉完了,问:“医生,你快点告诉我,我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情况?”医生并没有马上答复他,而是继续交谈。焦急万分的阿华忍不住说:“心理咨询不就是我有什么问题来找你,你就可以马上回答我的吗?难道还要问很长时间啊?你们是不是想拖延时间多收钱啊?”


  专家观点:

  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个过程,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心理医生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沟通、交流才能辨别是什么方面的问题,有的人本来问题就不大,只是自己“当局者迷”,思路没有理清,心理医生稍一指点,甚至一句话,他可能就恍然大悟。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但千万不可认为心理咨询是灵丹妙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误区二:怕别人说我有“病”。


  例子:小刘想看心理医生,但又觉得去看心理门诊万一被人知道了也许会联想到他“不正常”,于是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心理医生,并且提出请医生“以朋友的身份到家里来,大家喝茶聊聊天,报酬照给。”


  专家观点:

  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与咨询者身处的环境有关,在一个咨询者熟悉的环境里,他是很难真正完全放下一切进行心理咨询的,只有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客观的环境里,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咨询者不摆正心态,又想咨询躲躲藏藏,带来的咨询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误区三: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期望过高。


  例子:陈女士苦恼地来到心理门诊,和丈夫结婚两年,婚前说好不要孩子,但现在随着丈夫年龄的增长,他突然提出想要孩子,而陈女士不愿意,因此引起夫妻矛盾。“医生,您说我究竟要不要生孩子?”她恳切地询问道。


  专家观点:

  心理医生是无法回答你“该不该生孩子”、“该不该离婚的”。心理医生的作用是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梳理你的思维、引导你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心理医生只是陪伴者,而不是决定者。很多咨询者总期望依靠心理医生帮他们下一个判断或者结论,但这是心理医生不能代替的,因为自己的人生还必须自己把握。









心理咨询要坚持持续性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5-16 阅读:4779次


【关键字】心理咨询 持续性


【摘  要】现阶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学生所认识,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被很多学生所接受,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前来咨询的时候,不注意咨询的持续性,导致咨询的效果不理想。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出一些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途径。



    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公布了他们历时数年的对北京五百多个班、两万多名学生进行测试的结果:当今中学生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一令人不安的结论,在我这个中学心理咨询教师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我所在的这所中学是一所重点中学,担任心理辅导老师的时候,我接待过大量的学生来访者。由于升学的压力很大,学生本身也处在一个问题相对集中和尖锐化的“心理断乳期”,所以我遇到过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对于前来咨询的学生,我严格按照心理咨询的程序和要求来对待,一般来说,学生对咨询的效果都比较满意。而在每次咨询完毕后,我都会特意要求学生继续与我保持联系,定时再来。一方面,这样做便于我对他进行更加深入的辅导,另一方面也是对咨询效果的一种反馈,看看这些学生的问题是否真正得到了解决。但是很令我不解的是,很多学生咨询过一次以后,就很少再来了。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讲,咨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某种人们想象的特效药,一吃就灵。心理问题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只有对被咨询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不是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简单,不再来还可以理解,可有些学生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为什么他们也不再来了呢?


    从工作中积累和发现问题,是一种乐趣。自从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从这些材料入手,我归纳出了学生难以坚持咨询的几条原因。



1.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性质还是不了解。

    受社会成见和他人的误导,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性质还是不甚了解。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在这种模糊的意识之下,学生在前来进行心理咨询时有很大压力。如果咨询者本身对这一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或没有向这些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是很难经常地毫无困难地来咨询室咨询的。


2.学生对咨询的方式不满意。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一群人了,特别是高中生,眼界普遍较为开阔,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很多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上的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会选择自己来解决。他们会从书刊、网络上寻找答案。这些媒体上丰富的知识会提供给学生一些直接的答案和方法。而当他无法从中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才会求助于别人,这时他会选择去咨询。所以说,在前来咨询时,很多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他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或对或错的心理学知识。对待这样的学生,假如咨询的方式方法陈旧,特别是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是由政治老师兼任,他们往往缺乏心理学的素养和咨询的方法的培训,所以往往还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对于这样的咨询过程,缺乏咨询者与来访者的互动,缺乏相互的理解和情感与立场上的支持,怎么能指望学生来坚持咨询呢?


3.学生对咨询的过程不够满意。

    从咨询的角度来讲,建立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咨访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刘华山教授主编的《学校心理辅导》一书中谈到:辅导关系是决定辅导成败的首要要素。许多实验研究证实,倘若辅导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自由和托付感等气氛,那么即使不考虑特别的辅导理论和技术,也能有好的辅导效果;反之,如果不具有良好的辅导关系,即使有正确的技术,辅导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第一次的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会努力寻求和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访学生才能消除自己的戒备心理,将自己的问题坦诚地向咨询者反映和倾诉。由于每个咨询者的技术和经验的问题,建立这种良好的咨访关系所需要的时间各有不同,有些人尤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这样一来,咨询者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本身可能会涉及得较少一些。应当来讲,这是一种咨询的技巧。但如果这种方式学生不太了解的时候,往往会对咨询产生疑惑,因为可能他觉得咨询老师是在谈与他的问题无关的事情,而自己的根本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很难继续来咨询。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的学生的心理咨询过程无法持续,这是每一个心理工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这样非但不利于学生的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为咨询者反馈咨询效果、积累素材带来了困难。


    因此,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咨询或辅导的时候,不仅应注重当前的效果,更应注重咨询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咨询效果,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在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1.加强自身的心理学修养和对心理咨询技术的学习。努力营造温馨的咨询环境和咨询气氛,运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夸大,不缩小,对学生产生科学、正确的影响。


2.对青少年学生的咨询应注意与他们建立平等友好关系,交谈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掌握交谈的方向;注重他们的现实生活,提供相应的帮助;咨询态度应友善温和,但同时应对缺乏自制力者给予劝告,规范、矫正其行为。


3.心理咨询的疗效可以视为是咨询者、来访者和咨询方法三者的函数,他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疗效。如果你的方法没有使来访的学生获益,不一定是理论、方法的过错,而可能是来访者的某种原因而不能适应你所采取的方法。对于这种情况,咨询者应该积极与来访学生互动,自主改变咨询的方法,寻求某种方法所对应的适应症或某种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只有根据具体的人和事,慎重选用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只有通过不断的交互和沟通,心理咨询教师才能做到真正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和互动关系,形成和谐的咨询气氛,让学生乐意再次回到咨询室来,最终达到真正、深入地解决学生问题的目的。(转载)
 

 

2016年3月10日 09:05